来源:易游yy米乐 发布时间:2025-05-27 10:10:40 阅读:1 次 0
肥猫事件在时隔近一年以后,因为央视多次报道,再次成为新闻热点,而且讨论度非常高。
虽然央视等权威媒体,最近10年再也没当年《焦点访谈》那种节目,但毕竟也是全国最大媒体,不至于连重点都搞不清楚。因此,央视挑浪费食物这个点来做报道,本身就很值得寻味。
甚至不排除,这是央视内部某些人故意为之,就是要继续扩大这个事件带来的网络影响力。
众所周知,咱们国家很多话题压根不允许讨论,或者不给流量,这都有技术方法,热点事件天天有,吃瓜群众总有吃不完的瓜,时间过了,大多数群众早就跟风去其它话题了,曾经喧嚣一时,最后也不过是冷冷清清,不然我问你,体操那个事儿现在怎么样了?
所以,在315这一段时间点,莫名用浪费食物这个点来重新报道肥猫事件,本身就透露着某种反常。
不过这些可能都不重要了,重要的是,肥猫事件成为大时代浪潮下一个代表符号,未来回顾男女性别对立时期,它可能是一个绕不过去的符号,也非常有可能会成为男女性别对立时代一个最佳注脚。
其实去年肥猫事件闹得沸沸扬扬那会儿,我刚听到肥猫这个词,第一反应是郑则仕。
1986年郑则仕凭借这一部优秀的电影精彩表演,获得第五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主角。这个弱智胖子,也成为了郑则仕表演生涯最著名角色,后来他又拍了好几部关于肥猫的影视剧。前后贯穿了差不多20年,堪比成龙警察故事系列。
在影视剧中的肥猫是一个弱智胖子,命运充满了坎坷,无独有偶,引爆网络舆论情况的这个肥猫,最终下场也是一出悲剧。
就像这个回答说的那样,我感觉肥猫事件里面所有人都不正常,基本行事逻辑我完全没有办法理解。甚至对肥猫本人,我感觉完全属于傻子太多,骗子不够用那种。
但就本质上来说,肥猫被骗钱骗感情,和当年翟欣欣事件类似,甚至于要更低端,完全没技术含量。
古往今来,人类世界发生了太多匪夷所思的故事,以至于现在流行一句话,“太过于离谱,不像编出来的”。为什么呢?因为人的想象力,根本跟不上很多真实事件离谱程度。完全没法编。
因此,单独就肥猫事件本身来说,其实无非是一个被骗了感情和钱财的男人,而且吧,事情根本原因还得归罪于他自身,固然女骗子也很可恶,但肥猫本人在整一个完整的过程种种表现,实在是让人觉得可怜又可恨.......
但正因为如此,更加证明了,如今网上有股风潮,就是某些男人的愤怒,到了什么程度,仅仅因为肥猫事件牵涉到了给女人转账50万,然后自杀了,就激发出了这么多男女对立情绪。
当然,也能够理解这种愤怒,但这种愤怒倒不是主要是针对女性群体,而是对法律的偏袒,过度照顾(女性)带来的不公,由此激发出了更多愤愤不平。
就这两年关于男女对立几个热点事件,货拉拉司机案,大多数地铁事件,以及很有代表性的追风小叶起诉不被法院受理事件...
都非常典型,官方在和稀泥,是偏袒女性,这更加刺激了某些男性群体不满情绪。
所以最终结果就是很多男性要发泄这种不满情绪,因此所有能够让他们发泄情绪的事件,都会承载某种情绪,最有代表性的,就是追风小叶
他的抖音号就是更新起诉后续,但其实就是没有后续,因为法院一直拖着,所以实际上的意思就是没有后续,他拍的视频内容也都很简单,今天已经是多少多少天了,说实话就没有啥内容而言,但依然有很多粉丝在打赏,在关注,在点赞......
类比一下,就等于去庙里烧点香,或者你要觉得烧香这种事有点那啥,那其实给俄罗斯或者乌克兰捐款,都是某种情绪表达,都代表了人的某种情感。
所以问题的关键,不在于事情的原委。男女性别对立,闹到这个份儿上了,肥猫有没有错,自杀是为了什么,已经不重要了,正如《让子弹飞》那句台词说的,“没有你,对我很重要”。
事情走向已经一发不可收拾了,由于女权概念兴起,从最初要更多平权,发展到要更多特权,最终激发男性群体反感,导致男女性别对立,最终结婚率持续下降......
所有男女性别对立问题,发展到最后,无非就是一个财产转移问题,既然婚姻对财产有这么大风险,那最终结局必然是结婚率大幅下降。
财新网报道,根据前2年的研究,日本现在30岁青年男性不婚率已经30%多了,未来可能超过一半以上。
但想想呢,也没那么可怕,反正按照目前科技发展程度,人工智能马上就要普及生活化了,再过几年说不定人工子宫技术就成熟了,未来社会要么是不需要人了,要么是不可能缺人了,所以结婚率降低这个事儿,也没啥大不了。